以伊冲突爆发,除了当事方之外,最忙的可能要数特朗普了。
冲突刚开始,他就先和普京通话,希望普京能充当斡旋者,这样一方面能调和以伊两国,一方面还能拖住俄方支援伊朗的手脚。结果以色列这边丝毫没给普京面子,直接拒绝了调和请求。
俄罗斯这条路走不通,特朗普又盯上了伊朗邻国巴基斯坦。他甚至提前从G7峰会上离场,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见了巴军一把手。
印度权威媒体对特朗普这一动作进行了分析,认为特朗普的主要目标,就是要阻止伊朗在伊斯兰世界中获得支持,确保巴基斯坦是中立的。
但是从这场冲突爆发开始,巴基斯坦方面的态度就是,力挺伊朗抵抗以方侵略,甚至巴方防长还呼吁所有伊斯兰国家都团结起来对抗以色列。而这并不是特朗普想看到的结果。
(美总统特朗普)
眼看普京这边镇不住,巴基斯坦哄不了。特朗普立刻转变方向,派人来中国探起了口风。
在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一名美记者就对中方发起提问。
其提问称:有消息显示,美国正在为可能对伊朗进行的袭击做准备,中方对此有何评价?
对此问题,中方的回应和此前发表的立场没有太大变化,只是再次强调了大国需要发挥作用,推动冲突缓和,重回对话谈判。
这几天美方确实在不断放风,称很可能短期内对伊朗动手。在这个关键时刻美记者提问中方,显然就是要探探中方口风,看看中方对此有什么看法。
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美方战机航母都已经部署在了中东,但是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,仍然是犹豫不定的。在最近的采访中,其就透露自己却还没对是否攻击伊朗做出最后决定,而做出这个决定,可能需要两周才能完成。
对于特朗普而言,之所以犹豫不定有多方面的原因。
首先就是中方的态度和动作,让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
这场冲突刚爆发时,特朗普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伊朗的核问题。在他的考量里,其就任一是要实现让“美国更加伟大”的目标,二是要有效削弱中国的力量。而以伊冲突的爆发,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没有任何帮助。
再加上美国本身已经深陷俄乌泥潭难以脱身了,若是再介入中东局势,将为中方提供一个战略空窗期,到时候中方会不会在台海有所动作,这也是特朗普最为担忧的事情。
(美国尼米兹号航母)
美军现役11艘航母中,2艘长期部署中东,3艘处于维修轮换期,西太平洋常态部署仅剩1-2艘。而解放军山东舰、福建舰已形成双航母战力,且火箭军反舰弹道导弹可覆盖第一岛链。若中东冲突持续,美军从关岛、日韩基地抽调防空系统支援波斯湾,将削弱对台海监视密度。
其次,则是伊朗的非对称消耗战,将拖住美军的核心力量。
现下以色列方面强调的是要摧毁伊朗的核设施,但伊朗核设施通常建于地下,摧毁这样的核设施需要美军动用钻地导弹,理论上来说这一精准打击是可行的,但实际上充满了未知风险。截至现在,GBU 57钻地弹都未经任何实战检验,而即使是国际原子能机构,目前也无法核实伊朗浓缩铀库存的具体位置。
此外,伊朗方面的战术,就是通过饱和攻击耗尽美以的防御系统。在冲突初期,以色列铁穹系统的拦截率几乎达到了90%,而当时伊朗发射的几乎都是老旧导弹。经过了几天的对峙后,铁穹拦截率已经下降至65%,而伊朗这边所用导弹逐步走向现代化,精准度也更高了,且据伊朗方面透露,导弹库存可够用足足半年,对此美以两国毫无办法。
最后,美方若真的出兵伊朗,或允许“斩首”行动推翻伊朗现政权,其将面临的,或是重蹈曾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深陷泥泞的覆辙。因为被逼入绝境的伊朗,分分钟能使出杀手锏:比如直接攻击以色列的核设施,一旦引发核泄漏,整个中东都得遭殃;或者直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造成全世界油价飙涨。就算伊朗不放大招,光是攻击中东的美军基地,或者在全球各地发动针对美国人的恐怖袭击,也够美国喝一壶的。
(以色列铁穹马上要撑不住了)
现阶段美方内部已经为了“战与不战”问题吵成一片,这种 “战与不战” 的纠结,说白了就是美国单极霸权走下坡路的真实写照。从军事上看,同时在中东、俄乌、台海三个地方作战,美军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,全球兵力投送能力根本跟不上;经济方面更糟糕,36 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压得喘不过气,再加上贸易战带来的反噬效应,让美国根本没有多少战略调整的空间;政治上,美国国内严重分裂,不管做出什么决策,都会被各方势力各种掣肘。
而美国这种到处伸手、过度扩张带来的不利后果,给中方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,可以肯定的是,要是特朗普无法在60天内解决伊朗危机,台海地区的局势很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,而且这种变化一旦开始,就很难再逆转了。
国汇策略-广州股票杠杆配资-配资知识门户-股票配资在线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